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状况,没有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次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让中国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中,使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f第二部分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框架目标:全球认可的会计标准,统一A股、B股、H股会计市场这既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加入WTO后中国履行承诺的要求要求:建立国际趋同的、适合各行业特点、可独立实施体系: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准则指南会计制度(会计科目、报表)1、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
2、具体会计准则分为三类。其中:一般业务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借款费用、收入、外币折算等准则项目。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中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石油天然气、农业、金融工具和保险合同等准则项目。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的准则,如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准则项目。3、本次修订后的新准则的亮点:亮点之一: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强调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财务报告的目标也侧重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增强了相关性要求,确定了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
f
历史成本不再是唯一的主要计量属性,比较全面的导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亮点之二:特别地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39个会计准则中86次出现“可靠”二字,表明基于我国目前现时环境构建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倚重亮点之三:在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了中国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发展特点。例如,由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关联方披露准则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企业合并准则规定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计提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等。亮点之四:体系起点高,内容完整,覆盖面广,建立起了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领域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