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陕科大附中八年级(2)班李泽瑞276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目的:筹备建国任务时间地点:1949年9月30日在北平举行。内容: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毛泽东在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会议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意义:《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大宪章。二、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从此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三、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5月;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5月23日,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下放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经过: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同时,中央人民政府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经过谈判,西藏和平解放。昌都战役的胜利这西藏和平解放奠定基础意义: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标志中国大陆领土的全部解放。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一、整顿经济秩序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经受了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工作重心由农村转身城市2、采取措施:⑴严厉打击银元投机;⑵平抑物价,⑶统一财经。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3、作用:稳定经济秩序之后人民政府用三年的时间,又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