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07年高三历史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一体化
第一部分
苏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基本线索】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社义政权巩固: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措施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1922年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措施
19173---11191711-19201921--19241925--194119561991
一、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1.历史条件客观方面:⑴物质基础: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为十月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⑵薄弱环节: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矛盾焦点⑶矛盾激化:一战加剧了俄国的内部矛盾⑷有利时机:第一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战场上厮杀外部环境主观方面: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较强,农民是其广大的同盟军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正确的领导(最主要的原因)2.革命准备:⑴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⑵1917年4月《四月提纲》全称提出从资民主革命过渡到社革命任务⑶1917年7月七月事件: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⑷1917年10月十月决议:布党中央通过列宁提出近期举行武装决议3.简要经过: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冬宫推翻克伦斯基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4.历史意义:⑴新国家: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为工业化提供条件⑵新制度: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新社会制度由理想变成现实⑶新鼓舞: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⑷新时期:人类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十月革命的特点⑴打破资本主义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⑵是由中心城市起义扩大到全国的革命道路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⑶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⑷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比较二月革命时间领导对象性质结果1917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沙皇专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形成工农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政权并存局面
第1页
课堂思考:1.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爆发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爆发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2.十月革命特点有哪些?
3.从时间领导对象性质和结果等方面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