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Ⅰ)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全解全析
(仓促写成,仅供参考,望批评指正)江西修水英才高级中学(332400)丁永生(QQ:949667768)
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
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C.溢号D.行业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姓氏起源知识的识记和认识能力。我国古代姓氏起源种类很多,
除了起源于题中涉及的官名、爵位、谥号、行业外,还有以氏、国名、乡和亭名、居住地、
天干地支、排行方位、先人的字名等为姓的。本题学生误选B、C两项,原因在于对“爵位”
“溢号”的含义理解不准确,“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
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从夏朝开始,一直延续至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结束。如周代爵位分
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各代封爵都有很大不同。而“溢号”是指君主时代帝王、贵族、
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与的称号,如齐宣王的“宣”,诸葛亮谥“忠武”等。
【答案】A
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解析】本题以典故“四面楚歌”为切入点,考查楚汉战争后汉初社会状况的理解与分析能
力。汉高祖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后,为改变汉初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困窘局面,吸取秦亡教训,
“反秦之弊,与民休息”。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的主要原因在于布衣出身
的刘邦打败了势力强大的对手项羽,并能根据当时的形式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西汉初期,
南方经济并未很快恢复和发展,由此排除答案A;汉初经济恢复的同时,刘邦采取了一系列
实现“大一统”措施,民族融合加强,说“北方文化的衰弱”不符合史实,“楚歌”风行一
时也并非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答案】B
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
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
【解析】本题结合南北朝文化特点考查学生对唐文化特征的识记、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犀晋
短暂统一后,我国历史进入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文化非常繁荣,但南北体现出明显的
差异性,这对后来唐文化的高度繁荣产生了深渊影响。初唐书法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
遂良主要受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影响,欧阳询的正楷,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