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神经性耳鸣是临床一种常见疾病,患者自觉耳鸣响,或如蝉鸣,或如潮声,其声或细或暴,静时尤甚,多伴有患者听力下降,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可由听觉的传导器、感音器、听神经传导径路的病损,以及全身其它系统疾病所引起。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性耳鸣(
t)是听中枢及耳蜗病变及神经传导路径病变引起,多给予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等药物,提高对氧的利用率,改善微循环等,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由恼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逆,以致少阳经气闭阻,或因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而成;外因每为风邪侵袭,壅遏清窍。我科自2008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4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耳鼻喉科的门诊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8~62岁,平均3545±1332岁;病程5天~13年;轻度12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6~60岁,平均3626±1248岁;病程1周~15年;轻度11例,中度16例,重度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常规检查、耳内镜检查、纯音测听及声阻抗检查,确诊为神经性耳鸣。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
f指导原则》标准:轻度(),耳鸣间歇发作,或仅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下出现,且程度轻;中度(),耳鸣持续发作,程度较重,在嘈杂环境中仍有耳鸣;重度(),耳鸣程度重,常影响工作或睡眠。中医辨证分型参照《针灸学》的标准,肝胆火旺型:暴病或耳中觉胀,鸣声隆隆不断,按之不减,可兼有头胀、面赤、咽干、烦躁善怒、脉弦;肝肾阴虚型:久病或耳鸣时作时止,声细调低,操劳则加剧,按之鸣声渐弱,有时兼有头晕、腰酸、遗精、带下及脉虚细等症。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主穴取聋中穴(位于阳陵泉直下1寸)、耳门、听宫、听会(张口取穴,直刺05~10寸),以上穴中聋中穴取双侧,以得气为度;耳门、听宫、听会取患侧,使针感达到耳中为宜,行平补平泻手法(快速均匀的捻转手法,行针1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配穴均取双侧,肝胆火旺者中渚、太冲、侠溪穴,行捻转泻法;肝肾阴虚者取肾俞、太溪、三阴交穴,行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针刺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②对照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