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
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步:从容安闲地行走。②针黹(zhì):针线活。③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比.相见(2)故.走觅兄
比:故:
12.对画线句子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B.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C.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D.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13.文中傅显迂缓具体表现在
、
两处。(2分)
14.开头写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的目的是A.突出了傅显博学、知识丰富的特点。B.这也是形成他做事拘泥的重要原因。C.讽刺了只会读书却不懂得变通的人。D.意在说明读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现代文(40分)
(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人生难得有静气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的一副对联。他认为,古今圣贤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重大事件,越是能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付自如。
②《晋书谢安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淝水之战,坐镇指挥的谢安与客人下棋,等待自己八万军队与前秦八十万军队作战的消息。棋局进行中,前线派来的信使到了,书中这样描述:“(谢安)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答云:‘小儿辈()已破贼。’”
③面对危险的时候处变不惊,镇定自若,面对异常激动人心的时候能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至于人前失态。一个“小儿辈()已破贼”,把谢安的从容不迫刻画得淋漓尽致。
f④静气是一种修养。人一旦有了这种气度,心静下来了,喧嚣远了,内心的本真就显现出来了,也就
跳出名、利、欲的诱惑,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心怀坦荡,兰心傲骨。
⑤杨绛先生在她100岁生日那天说道:“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
家。”杨绛一生经历风浪与波折,却总能给世界以温暖、以感动。无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不乱于心,不
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聆听先生淡而有味的话语,给人一种领悟生命的智慧和充满内涵的悠远。
⑥静气更是一种境界。只有静气,才能让人认知健全,明白事理,知荣明辱,演好角色,心无旁骛,
追求卓越。因此,静气是一种自我的跨越,一种精神的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