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民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维稳意识,找准民政工作与社会管理的结合点和角色定位,不断提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为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在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中当好“主力军”,发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此,必须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能力为抓手,不断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稳定器”作用。近年来,全市探索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济和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临时救助和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政策优惠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
f助制度体系,有效夯实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但因困难群体总量较大,加之困难群众的生活需求不断增长,基本民生保障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下一步,一要抓好政策落实。凡是上级制定的惠民政策,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凡是要求达到的保障标准,必须一分不少地兑现。这是对各级民政部门最基本的要求,做不到就是失职。二要抓好政策创新。根据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跟踪他们对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完善制度、创新制度,以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产品供给,扩大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多层次、多措施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各种生活难题。三要抓好工作规范。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基本要求,加强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在救助标准确定、资格确认、补助金发放等方面,做到程序合法、规范运作、公开公正。四要做好减灾救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全面提升救灾工作水平。
在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水平中当好“指导员”,发挥城乡社区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平台作用
社会管理的重心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