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良好的管理整个出口领域和贸易市场。
3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混乱
我国出口领域经营秩序混乱的表现主要是低价竞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企业低价竞争以量取胜的粗放型经营不仅使我国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也造成外贸出口额增长并没来带来效益的同步提高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利润日益低薄已到了出口成本的边缘。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实现利润盈利,反而被进口国利用反倾销调查“特保”调查等条款以及各种技术壁垒来限制我国扩大出口导致贸易发展环境日趋恶化。同时,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廉价劳动力加工实现的,
f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难以应对技术壁垒。
4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且长期贸易顺差
自改革开放以来到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百分之二十左右出口贸易的过快增长高额贸易顺差,对国际市场的压力加大由此引发贸易摩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发达国家由于承诺对中国开放市场给其国内企业造成了压力。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很多发达国家便采取贸易争端的方式为国内企业赢取空间和时间。
二、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现状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交往面同时加剧了经济摩擦的程度与深度。当前所面临的贸易摩擦现状也更加复杂
1方式上来说,贸易摩擦已从一般的配额、成本价格、产品质量问题发展为以技术标准为主要的贸易壁垒进而上升为带有特定色彩的摩擦。从美国为保护钢铁业在选举因素影响下而起用“307”条款的贸易保护到欧盟带有特定人权色彩的以劳工保护借口进行的贸易纠纷,贸易摩擦的方式开始以隐性方式存在。同时方式也越来越多变,通过所谓的特保调查,反补贴调查,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标准、检验检疫等非关税壁垒和手段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如阿根廷、韩国、日本、菲律宾等贸易伙伴对我国玩具、轮胎、食品等设置技术性的贸易壁垒,限制甚至禁止我国出口相关产品;2007年6月1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制度正式生效,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我国产品的技术准入门槛;巴西、阿根廷对我国产品设置最低进口限价和违反周边规则的进口许可措施。2从范围上来说,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入世以后一直持续上升。最初,摩擦对象相对集中,我国与美、欧发生的贸易摩擦较突出,我国已连续6年成为欧洲反倾销调查的第一大国;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116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这是近7年来我国对美出口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增幅远低于同期我国总体外贸出口218的增速,但是现在已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