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实验2水泥与外加剂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合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2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3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内容
(一)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试验1)相容性的概念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普遍认为: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2)实验任务选用PO425水泥300g水87g水灰比相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mm。画出减水剂掺量与净浆流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
3主要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截锥圆模(微型坍落度筒):上口直径、下口直径、壁厚,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玻璃板;天平,钢直尺等。
3实验步骤:将截锥圆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截锥圆模和玻璃板均用湿布擦过,并将湿布覆盖在上面。按照预先规定的比例称取水泥和减水剂萘系高效,倒入用湿布擦过的搅拌锅内。胶凝材料总量为。按照预先规定的比例加入减水剂,然后加水搅
第1页共7页
f拌。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量时取互相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作为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
4实验数据:
外加剂掺量净浆流动度mm
0075
04216
06254
08260
10243
12271
14271
5实验图表
6)数据分析:由图象可知,当减水剂含量在02~04之间,流动度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当减水剂含量达到04之后,流动度的增长幅度缓慢,在14时达到最大值。由此推断,减水剂饱和点在14。在这一百分掺量下,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作用已经达到最大,含量继续提高后,多余的减水剂并不能继续分散水泥颗粒,对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提高已经没有作用了。在1处曲线有明显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失误引起的。
第2页共7页
f7)相关资料①减水剂的作用: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大工作度,使混凝土易于浇筑;不改变混凝土强度和工作度,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降低了水泥用量;增加水化效率,减少单位用水量,增加强度,节省水泥用量;改善尚未凝固的混凝土的和易性,防止混凝土成分的离析;提高抗渗性,减水透水性,避免混凝土建筑结构漏水,增加耐久性,增加耐化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