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作者:马浩哲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29期
摘要: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削弱,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一月起逐步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在当今中国市场环境下的效果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计量经济学方法
作者简介:马浩哲,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10301
一、我实施存款准备金的情况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2006年以来,针对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及物价上涨等问题,国家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008年9月,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为175;随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并逐渐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了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了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为了避免和减少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至2010年1月,存款准备金率逐步回调至16;但随着2010年至今房价、物价再次上扬,新一轮的存款准备金上调再次展开。那么,这新一轮的存款准备金调整是否真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起到了理论上的遏制作用呢?在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上升的今天,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否适应宏观调控新环境的需要呢?
从2010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验证新环境下,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调整的实际作用。本文节选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的最新存款准备金率和M2增长量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第二部分将就分析过程进行详细论述,并在最后给出相关结论及分析。
二、存款准备金对我国的影响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通过前面的滞后分布模型,我们得出了与理论相矛盾的结果,也就是说利用存款准备金率调节货币供应量在我国的作用是相对较弱。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各经济利益主体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敏感性较弱
在居民方面,经济通胀的背景下,一方面会增加贷款,另一方面会减少储蓄,这来自于对未来乐观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