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职工工会等监督作用。(三)规划目标建立煤矿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着力提高职业病综合防治能力,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到2019年,煤矿企业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到05以内;杜绝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有效减少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到2019年,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10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90以上,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
4
f100,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100。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100。到2019年,职业病防治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100。到2019年,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100,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三、主要任务(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一是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专业人员。
二是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培训,配备必要的设备,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三是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我矿提供服务。(二)着力抓好职业危害源头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减少和降低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各级企业要配备足够的
5
f监测仪器设备和专兼职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掌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监测促防治;必要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价。(三)加强对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管理和控制
一是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使有害作业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