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于上述情况规划设计只能从节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入手,与周边尽量做到资源共享弥补先天条件的不足,达到经济效益均衡,并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预定目标。
32规划构思与空间布局
居住区规划占地625公顷,规划居住人口3万余人,将以诗、情、话、意、琴、棋、书、画等名建成十个组团。小区内南北两面各布置了一幢高层住宅,北面一幢为11跃12层,南面一幢为25跃26层住宅,朝向均在南偏东的日照最佳范围内既获得了最大的日照效果,又与沿街景观协调一致保持了街景的整齐。东面沿街布置了一幢二层商业裙房,与两幢住宅建筑形成半围合式建筑物沿周边布置中央留出了较大的集中绿地范围,营造了一个相对安静的中央院落,把都市的尘嚣隔绝在外。西面开口与另一商品住宅小区相接,使两小区的中央院落连成整体,其间用绿化带隔离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又起到相互借景的效果,扩大了景观视觉空间。加上分界线上设有周界,红外监测防范报警系统大大增加了小区的安全性。小区中央设独立地下汽车库一座有效地解决了日益增大的停车问题。
33规划特点
1围合式的布置能一定程度减少城市噪音干扰,有闹中取静的效果。本小区高层的居住建筑均按南北最佳朝向布置,东西朝向则布置相对低矮的商业裙房,既满足了不同功能房屋对朝向的不同要求,又避免了全部由高层建筑组成的围合布置所产生的封闭压抑感。
2北面的住宅楼是11跃12层,其平面仅为一个一梯三户的单元组成,面宽小高度低比北面小区最靠近的住宅楼还低一层,而且往南退界18m比规范要求的12m大了50,同时两小区分界的隔墙全部做成镂空围墙,扩大了双方的视觉空间。小区最高建筑26层住宅沿街布置在小区最南边,所有这些措施尽管给规划设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综合管网布置的空间被挤压到了极限,但减小了对北面小区居民视觉上的压迫感,是人性化设计的又一体现。
3小区的建筑南高北低看似不合传统习俗,但从更大的范围内把前后左右及周围有关联的建筑放在一起考虑,整体其实是协调的。这在旧区改造中,不同的地块、不同时期、由不同开发商开发的房产出现此种情况是必然的,而与周围建筑整体协调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拘泥于习俗惯例反而会影响总体方案的优化。如果完全囿于成见,在如此逼仄狭小的空间内和如此众多的限制
f条件下,规划这样品质和规模的住宅小区是难以满足各种要求的。本规划设计在用地面积不大、地块形状不规整、地价高以及与周围居民小区的关系等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下,充分利用地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