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注中等生做教育的有心人
作者:张雁封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08期
摘要:笔者通过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小插曲”,发现班上的“中等生”这一群体容易被老师忽视的问题,因此,笔者呼吁我们广大的教师要关注中等生,鼓励他们,使他们跳一跳成为“高优生”。关键词:教师;中等生;关注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41一次数学课上,我和学生们对一道数学思维挑战题展开了讨论。学生们审题、讨论、发表意见,展开了思维的互动,兴致勃勃地寻找着解题的策略。学生们画图分析、提出问题。当我走到胡婷同学旁边时,发现她和同学们不大一样,好像在不停地写着什么。见我走近她,她赶紧用练习本盖住了正在写的东西。这个动作很细微,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个孩子没有投入到研究中去,虽然她也和大家一样,不时地抬头回答着:“嗯,同意。”我知道这是在做给我看,做给大家看。轻轻翻开他练习本下边压着的东西,哦,原来是刚刚布置的家庭作业,她正忙着玩着完成课后作业呢。我很诧异,大家都沉浸在思维碰撞的喜悦中,她却游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外。看我很诧异的神情,她不好意思地收起了家庭作业本。我没有责怪她,示意她赶快投入到与同学的互动学习中。这件事引起了我研究的兴趣。听话、懂事,规规矩矩的她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这个学习水平中等的孩子没有投入到思维的挑战之中?这个平时找不到什么学习态度问题的孩子是不是有着我未发现的大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找到了她。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我。她告诉我,她想赶快写完数学课后作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对于思维挑战题,知道了结果是多少就行了,以前她也这么做过,不过没有被老师发现。她认为自己这样做既能保证提前完成作业,又可以因为比别人上交得早而得到老师表扬。她特别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课堂上自己思维不快,回答问题次数很少,为此,她对自己的做法很得意。我告诉她,数学的计算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只有收获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举一反三,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诚恳地表示今后不再做这种丢西瓜捡芝麻的事情了。我和她做了一个约定,如果她能主动提前做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难题,我会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看,会经常表扬她,给她加分。反思这件事,平时认认真真,不声不响,最让老师省心、放心的中等生更值得关注。原因浅析:
f龙源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