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前所经历的充放电周期数。通常用来定义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讲,放电深度不同,电池寿命也不同。
f恢复效应:电池在非连续放电的条件下,放电一段时间后,空载开路或从大电流变为小电流放电,电池内部的电荷将进行重新分布而至平衡,这时电池的端电压回升,在小电流放电下仍能放出一定电量。自放电现象SelfDischarge:电池在不工作时由于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造成的电池容量下降的现象。通常与时间和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越高自放电现象越明显,所以在一段时间不用电池要定期对电池进行补充电,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保存。历史档案:电池自出厂以来的关键数据,如电池出厂日期、标称容量、使用总安时数和过充过放记录等信息。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电池运行状态SORStateOfRu
i
g:为了评价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能,而给出电池的运行表现评估值。SOR分为1到10十级,SOR为10表示电池运行性能很好,为1表示电池的运行性能非常差,急需更换。电池健康程度DOHDegreeOfHealth:为了评价综合电池性能而给出一个健康程度评估值。DOH分为1到10十级,DOH为710表示电池性能正常,为46表示电池需要维护,为13表示的电池性能很差应更换。12锂离子电池的特点锂电池是一种以金属锂或含有锂物质为负极的化学电源的总称。它是近十几年来获得发展的新型高比能量电池体系。以锂、钠等活泼金属作为电池的负极的设想最早是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研究生于1958年提出的。到了七十年代,日本松下电气公司的福田雅太郎首先发明了锂氟化碳电池并获得应用,从此,锂电池逐渐从实验的研究,走向了实用化和商品化。由于锂电池出色的性能,各国都竞相开发出各种新型的锂电池以满足军事和消费方面的需要,如锂碘电池1972、锂铬酸电池1973、锂二氧化硫电池1974、锂亚酸酰氯电池1974、锂氧化铜电池1975、锂二氧化锰电池1976、锂二硫化钼蓄电池1989、锂离子蓄电池1991和锂二氧化锰蓄电池1994等。尤其是90年代初,日本索尼能源技术公司发明和推出的高比能量、长寿命的锂离子蓄电池,极大的促进了锂电池工业的发展。来源大比特半导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