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入职护士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复习提纲医院感染的概念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三要素(感染链)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院排在前五位的医院感染:呼吸道感染(包括下、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的主要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有条件的负压病房。悬挂隔离标识黄色。严格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飞沫传播的主要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粉色。加强通风,或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与患者近距离(1m内)接触,应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接触传播的主要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蓝色。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摘手套后,必须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手卫生的五个时刻(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的概念: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这些物质以及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既要防止血源性感染,也要防止非血源性感染传播;强调双向防护。
f标准预防的措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应戴手套。接触同一病人不同部位时,应更换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或面罩,穿防护衣。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消毒处理。避免可能会造成锐器损伤的操作,如用后的针头不可回套针帽。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意外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包括: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