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作业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
山东省临沂高都小学杨丽
作业作为教学的常规,是教学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但作为一线教师,我发现以往的作业评价中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传统作业评价中的弊端
1.传统作业评价客观性、公正性有余,人文性严重不足
传统的作业的批改只是在作业本上画勾、打叉,近几年虽然老师给学生的作业打等级,但事实上也是“换汤不换药”。在平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划着红红的叉或者是大大的圆圈儿,有时气的难过,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着。可见,教师没有把作业批改当作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交流的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会荡然无存,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包袱、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去投入的活动,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而且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传统作业评价标准绝对化
f过去在作业评价中一般的做法,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按一个绝对的标准和要求去评价。结果是:优等生觉得标准和要求偏低,很容易就能达到,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而对于后进生而言标准和要求偏高,一时难以达到,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得不到相应的评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信心,学习的兴趣受到挫伤。
二、实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数学课程新理念指导下,我对作业评价进行改革,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鼓励他们进行自评与互评,反思自己的作业情况,还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采取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相结合的形式,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具体做法是:
(一)区别评价主体,实行多元评价
1.教师书面作业评价方式
批改作业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是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控的先决条件。在批改作业中,教师良好的人格、认真的工作态度可以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同时,不断创新的作业批改,能有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