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安全装备。
7作业单位安全管理
71作业单位进入生产区作业作业,要严格执行国家、集团公司和厂方的各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711作业作业人员进入厂区作业作业区只能到允许进入的作业区域进行作业,不准乱跑乱窜,严禁携带烟火等进厂。
712进入生产装置的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以及工作要求的劳保护具。
713禁止用汽油或易挥发性溶剂洗刷机具、配件、衣物等。
714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规定。脚手架搭设要符合规定要求,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护体或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必要时应设安全警戒区,由专人看管。禁止抛扔工具、物件和杂物等。
72严格车辆管理。
721进入生产区域作业作业的机动车辆,必须按规定办理特别通行证,通行证必须具有时效性,标明行车路线并放在易检查处。进入生产装置及罐区还要到所属单位办理准入证。
f722车辆阻火设施齐备、完好,符合国家标准。车辆要按指定线路限速行驶,按指定位置停放。
73作业单位必须做到文明作业,应做到:作业机具和作业材料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影响生产装置人员的操作、巡检。
8安全监督管理
81为确保作业全过程处于有序受控状态,发包部门要负责组织作业单位编制作业进度计划与专项安全措施,负责与安全管理部门和生产装置负责人进行衔接、交底。
82发包部门和作业所在生产单位要职责明确,对安全作业实行有效监督,并有安全否决权。
821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特别要加强对边生产、边作业作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822严格按集团公司有关安全制度的规定和我公司有关要求,监督作业单位办理作业许可证和各项作业作业票证。
823监督作业单位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纪律,只要现场有作业人员,就必须有安全监护人员。
83发包部门、安全部门和生产装置要抓好作业隔离措施的落实和现场情况交底。
831审查、批准作业单位的作业区域隔离方案,组织对区域隔离措施完成后的验收。
832凡在运行的装置区域内作业作业,而又无法实施区域隔离的,必须由有关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制定安全措施和作业方案,并逐条落实,检查确认。
84生产单位必须加强边生产、边作业作业的安全管理。
841制订边生产、边作业作业的事故处理预案,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演练。
842制定精心操作、保持平稳的相应措施并认真执行。
843现场有作业作业时,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正常采样、脱水等操作要预先通知作业单位暂停作业;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