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作者:项红丽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46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也逐渐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既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促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更能够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理念要求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能够将知识点、学生与教师有效连接在一起,科学、适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让课堂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种新的教学模式,其让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既有活力又十分高效。因此,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新技术的无穷魅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采用任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教学模式就是以完成某一个具体的主题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的主题任务中,从而促使学生在分析、思考以及完成任务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研究能力,而且有些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较强的研究兴趣。因此教师不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呈现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例如,在教学《上网浏览》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布置如下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新浪爱问”搜索引擎查找姚明的信息。那么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就要输入新浪爱问的网址,按回车键,然后单击“体育健身”中的“NBA”,再单击“姚明”项,进而关于姚明的相关信息就会一一呈现出来。当然,实际生活中的网络搜索,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运用。因为学生知道姚明是NBA球员,所以学生可以很快地通过分级目录查找到目标信息。但是假如学生不了解姚明的话,那么关键词搜索就比较省时省力了,所以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认知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又如,关于文件下载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下载一段关于《再别康桥》朗读的音频。那么学生首先通过多种搜索方式,找到一段合适的关于《再别康桥》朗读的音频,紧接着学生就要结合电脑中已经安装好的下载软件,给音频选择合适的下载途径以及地址。学生的任务分析以及解决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询问教师或者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查找答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