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作者:胡梦漪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24期
摘要:高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通过专业来组织实施。专业作为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是高等学校的教育基本单位。因此,专业建设始终是高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高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是指一种依据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需要进行的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
专业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即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专业教学条件构成,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载体,是高职院校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就业等工作,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种各类合格人才的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内容,进而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特长,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的依据。坚持就业导向,努力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加快专业建设,无疑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现行的专业建设体制已经暴露出自身的不足。
1专业设置盲目性大,专业建设地方导向性不足。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在与地方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中,经历了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专业数从2005年的532个增加到现在824个,批准备案的专业点数也从3万个增加到近45万个。随着专业数量的增加,出现了设置盲目性大,建设的地方导向性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开始以“短、平、快”的方式抢占生源,导致专业设置往往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少为标准,很少进行社会条件分析和人才市场需求规律的研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究,对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职业分类变化、职业资格吻合度、人才供求关系变化等情况把握不足,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导致学生过于追求就业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专业,出现了今年开设的热门专业,明年就可能遭冷遇的情况。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一味强调学校的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