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丁少波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25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及保护工作主要措施和存在问题,阐述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Abstract:Thispapera
alyzestheprese
tsituatio
,protectio
measuresa
dproblemsof
o
materialculturalheritageresourcesi
Qi
gto
gxia,a
delaboratesrecomme
datio
sforstre
gthe
i
gtheprotectio
of
o
materialculturalheritage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Keywords:
o
material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5029102
1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情况
青铜峡市是宁夏引黄灌区的一个县级市,相对不封闭的地理位置和讲求礼仪的传统习俗使得各种文化资源保存完整,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积淀了较为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境内普查发现的非遗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民间文学类。包括民间故事、传说、歌谣、歇后语、谚语等。二是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如南营武术杂技、押枷、底盘武术等。三是传统医药类,如中医烧烫伤制剂、接骨针灸等。四是民间手工技艺类,如峡口回族二毛皮、胡氏擀毡、青铜峡柳编等。五是消费习俗类,主要是传统回族清真饮食等。六是生产商贸习俗类,如青铜峡古渠系、民间民居建筑材料等。七是民间舞蹈类,如小花灯舞、喜牛舞、单鼓舞等。八是民间音乐类,民间乐曲主要以唢呐曲为主,常用曲牌有著名的《十劝郎》、《五哥放羊》等;民间器乐有20多种,最常见的有唢呐、笛子、板胡、二胡、三弦、锣、鼓、哇呜等。九是民间美术。主要包括剪纸、刺绣、雕塑、纸扎及民间绘画等。十是民族语言类,如回族穆斯林常用语等。十一是以文化空间为主要载体的牛首山庙会、庙山湖庙会等。
目前,《南营武术》、《峡口回族二毛皮》分别为第一批和第二批被批准的自治区级项目;有三批13项,包括《青铜峡柳编》、《二锅头传统酿造工艺》、《牛首山庙会》、《南北佛乐大型十等法事梵呗音乐》等被批准为吴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三批46项,包括《一百零八塔的传说》、《杨万宝回族常用语》、《峡口镇剪纸》等被批准为青铜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基本做法
近年来,该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1健全保护机制,制定科学规划。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