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②C.③④B.②③D.①④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甲地海拔为100m以下,乙地海拔为200~300m,丙地海拔为500~600m,丁地海拔为400~500m,故丙地海拔最高。第6题,图中无居民点和河流的分布,故未能体现出山区公路尽可能连接居民点和避免跨越河流的原则。图中公路呈“之”字形弯曲,主要目的是避开陡坡,故B项正确。答案:5C6B
第5页共7页
f7.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判断,该区域岩层中间为形成时间早的石灰岩,两侧为形成晚的砂岩和花岗岩,因而为背斜构造。第2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甲城镇地处盆地,其形成为背斜成谷。第3题,线路的设计应尽量沿等高线延伸。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沿河谷和盆地延伸,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和难度。答案:1背斜。2盆地。地。3绘图略。4原则: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该选址原则是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8.2017北京朝阳区质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依据: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而形成低
第6页共7页
f1分别说出甲地以上河段和以下河段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2指出乙、丙两地的地貌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3说明图中北部地区自然环境对发展地面交通的不利影响。答案:1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
2乙地为峡谷;丙地为三角洲。乙地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形成峡谷。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河口附近,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3图中北部地区为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造成地面交通建设成本高,且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第7页共7页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