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髋臼。术者换手套,待助手混合骨水泥到不粘手
f套时,即用手指将骨水泥均匀充填到干燥的髋臼内,3个强化孔也必须注意充满。然后把人工髋臼压放在髋臼床的粘固剂上,一般多将臼帽先下斜贴紧臼的后下缘,然后迅速用髋臼调位加压器向前上方挤压使之与臼床紧密均匀贴附,并利用调位器的二臂,根据体位调正和保持人工髋臼于外倾45°和前倾10°~15°位;同时,将人工髋臼周围溢出的粘固剂刮除,但不能损坏骨与臼帽间的骨水泥。
(7)人工股骨头置换。测量取出股骨头的直径大小,备选人工假体。距小粗隆上方15cm水平行股骨颈截骨,扩大髓腔,置入终止器,冲洗髓腔,置骨水泥,假体柄和股骨头。将髋臼及股骨头整复对合。
123术后处理。患肢外展中立位,穿矫正鞋。应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48小时后当引流液少于5毫升时拔引流管。术后第2天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2周拆线后扶拐下床活动,部分负重。
2结果本组42例中,3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个月,无1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切口一级愈合,无感染病例,无1例手术并发症死亡;手术时间70至12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95分钟;术中出血200700毫升,平均450毫升;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住院时间1822天,平均20天;髋关节无1例畸形,基本恢复髋关节功能。3讨论
f31治疗原则。股骨头坏死乃世界所公认的医学顽症,且致残率几乎为100。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骨坏死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如激素(包括食品与药物激素)、外伤、饮酒、风湿、骨质疏松、骨关节病、高血脂等均会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症状分期:
期(超微结构变异期):x光片显示股骨头的承载系统中的骨小梁结构排列紊乱、断裂,出现股骨头边缘毛糙,临床上伴有或不伴有局限性轻微疼痛。
期(有感期):x光片显示股骨头内部会出现小的囊变影,囊变区周围的环区密度不均。骨小梁结构紊乱、稀疏或模糊。也可出现细小的塌陷,塌陷面积可在1030临床伴有疼痛明显、活动轻微受限等。
期(坏死期)x光片显示股骨头形态改变,可出现边缘不完整、虫蚀状或扁平等形状,骨小梁部分结构消失,骨密度很不均匀,髋臼及股骨头间隙增宽或变窄,也可有骨赘骨的形成,临床表现疼痛、间歇性的跛行、关节活动受限、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等。
期(致残期)股骨头的形态、结构明显改变,出现大面积不规则塌陷或变平,骨小梁结构变异。髋臼与股骨头间隙消失等。临床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僵直不能行走,出现脱位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