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初升高数学衔接
付淞整理
初升高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1、认识初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差异2、了解高中数学的考法3、了解高中数学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二、学习重点:1、初高中数学知识差异与学法差异2、针对高中数学的特点与考法,培养适合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讲解:高中数学的特点是:注重抽象思维,内容庞杂、知识难度大。高中教材不再像初中教
材那样贴近生活,生动形象,知识容量也更为紧密。客观的说,初高中知识之间存在断层,正是由于这种断层造成很多同学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那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过渡,使得同学们对高中数学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如何应对高中数学的学习。
(一)高中数学教材分析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5本书)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
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模块构成(系列1两本书、系列2三本书),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内容涉及初等函数、数列、概率与统计、算法、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等。进入高中,我们首先学习的是《必修1》模块,我们应先对这一模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必修1》模块由两章构成,分别是:第一章:集合第二章:函数如何理解集合呢?集合是一种数学语言,我们要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提高我们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初中学习函数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函数,只不过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在初中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这些新的函数类型,而函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高中数学的始终。
(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的突变。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一开始即在初中学
习的“函数”的基础上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例如:初中是这样定义函数的: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
每一个值,都有惟一的值y与它对应,那么就说自变量x是y的函数。那么,y1是函数吗?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函数的概念。在高中是用集合的语言来定义函数的: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
第1页共53页
f初升高数学衔接
付淞整理
惟一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