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育中的“期待效应”

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学生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学生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然而,校长随后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从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
f“期待效应”。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翻开《意林》杂志,其中的文章《一句话改变一生》特别吸引人。文章写的是一位公司老板不经意的一句肯定赞许的话,触动了一个人的心灵,使之放弃作恶犯罪的念头,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故事。这个故事就隐含着期待效应的运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学会运用这个效应,学会激励赏识学生。
激励就是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勉励其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过去的教育观念是,对学生的“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不说少不了”。而现在我通过实践,则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现实中,家长及教师总想帮学生改正缺点,改掉坏毛病。大家的动机是好的,但是不容易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太关注学生的缺点,一出现缺点就批评。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一次一次地挨批评,他的内心会感到痛苦,就会越来越失去信心,甚至会破罐破摔。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学生身上所有的好东西。如果好的品质得到发展,那些坏的习惯就会受到排挤,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消失。由此可见,夸奖学生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手段。
f三在与教师及家长的接触中,我发现有些人虽然也在夸奖学生,但由于夸奖的方法过于单一,过于老套,使夸奖的效果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