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2把握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教学重、难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解题
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文中写了几个穷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
背景。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课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
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师: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桑娜和渔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⑴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
⑵给课文划分段落。⑶指名反馈,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
f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写渔夫回来后知道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抱回两个孩子。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体悟“穷”1质疑激趣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老师读了很多遍,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
也没有,让我们来试着找一找,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老师可以为大家提供两种表达观点的方式:第一,默读课文,找到能证明你
的观点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第二,朗读课文,抓住最能证明你观点的句段,展开想象,读好这些句段。
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小组交流观点。)3交流探究成果,多角度感悟穷人的“穷”。学生或谈看法,或朗读,充分体会穷人的“穷”。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把握下面几个要点:(1)从“屋内装饰”看出“穷”。(课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