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每天的手机上网时间超过5个小时,只有10的学生表示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下。此外,在手机上网时间上,呈现出从大一到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三递减的趋势,这表明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大学生活逐渐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也逐渐丰富。这些因素都减弱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减少了手机上网的时间。此外,大二、大三的学生也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控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学业任务加重,他们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再过多地使用手机上网。陌生的环境和较小的交际圈有时会加重大学生的孤独感而致使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依赖手机上网交流或打发时间,进而导致孤独感的持续增强,让生理、心理明显受损。手机的使用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影响,且对低年级的学生影响较大。城市和乡镇的学生在手机使用时间上同样存在年级的差异,在低年级学生中,乡镇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高于城镇的学生,而在高年级学生中,城镇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高于乡镇的学生。新生入学初期,乡镇的学生来到城市求学,生活和学习上的巨大改变造成心理上的变化,有时候比较难适应这种变化,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其更多地选择逃避,沉浸在手机网络的虚拟空间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升入高年级后,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生活,故减少了对手机的依赖。因此,乡镇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比例逐渐降低。而城镇的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较早,且普遍为独生子女,习惯于通过手机与外界沟通交流,在对手机的使用时间上并没有因为年级的增长而产生什么变化。研究者在对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317的学生长时间上网的主要原因是打单机游戏,自控能力较差,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429的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社会交往的需要,更倾向于通过手机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与其他人交流,在网络上与人交往比在现实中有信心;有254的学生表示大学生活比较无聊,就利用刷网页和微博来打发时间。通过对长时间手机上网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长时间使用手机虽然满足了社交和娱乐的需求,但手机的过度使用也阻碍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同时,与其他调查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此次研究中手机上网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比例较高,原因可能是由于此次研究中的样本均为理科生,且男生比例较高。理科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专业性质等客观因素造成人际交往能力明显低于文科学生。因此,理科学生更容易沉迷于手机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以逃避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