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吉埠建节小学内容摘要徐路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关系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
提高。要切实保证常态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潜心与文本对话,牢牢掌握学生发展动向,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及时反思,总结得失,并真正做到在常态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准确结合。关键词教学常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保证性
“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由此推及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班级授课这种组织形式下,语文教学能实现预期目标,效果明显。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应重在学生的学习质量。毋庸置疑,我们平常观摩的公开课、研讨课、比赛课,课堂教学质量都较高。这样的课是特定状态下的焦点,备受关注,经过一次次的打磨,凝聚着集体的智慧。然而,这样的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中并不多见。而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的内容单薄,结构松散,过分注重朗读与感悟,弱化了思维训练;有的花里胡哨,东拉西扯,其他学科的内容过度整合,削弱了学科特点。那么,如何切实保证常态下语文课堂教学妁有效性,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一、课前准备保证常态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提高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
f案。1.潜心与文本对话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浅显,语言比较直白,尤其是低年级课文三五句话。曾经研读过不少艰深文学作品、取得较高学历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教师要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学会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单元教材,要掌握其重点、难点;对于一篇篇课文,更是要潜心研究。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实对话。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如一年级教材《家》一课,这是一首儿童诗,只有短短的两句话,第一句话用学生生活中可感可知的事物作比,让学生跳出头脑里固有的自己的那个小家的概念,对“家”先有广度的了解;第二句话启发学生体会到祖国是我们的家,没有祖国的哺育培养,我们就不可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对“家”再有深度的理解。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读懂教材。2.充分解读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充满活力的孩子,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