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哈尔滨市孙家小学校
一、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在平时的听课或者调研过程当中,发现老师们对二期课改中的教学目标基本上能够从三个层面去描述,但真正怎么样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还有一些偏差,这需要进一步去学习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课程对教育目标是这么理解和描述的:教学目标包括的三个方面,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分离的,它们的达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它们在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中得以整体实现。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和特征是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机整合:通过必要的过程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当中来体会和领悟方法,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领悟方法的过程当中再来突显个性。以下三句话形象、恰当的对“三维目标”加以了定位。“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一切目标的载体。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目标的达成,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以及学生在过程方法当中的表现状况,反过来,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参与,没有过程方法做牵引,那么要实现知识技能目标也是不现实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一切目标的中介。如同桥梁起纽带作用,把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当中,他要经历这个过程获得方法、体验情感,反过来运用这样的一种本领,去进一步的学习、掌握知识,经历新的过程、获得新的方法,体验新的情感,解决新的问题,同时,他要依赖于情感态度作为动力,依赖于已有的或者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为他进一步的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新的知识技能,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一切目标的动力。它是实现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策略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一种动力性目标,所以把它比喻为一切目标的动力,他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可行性的过程以及必要的知识技能而逐
齐延坤
f步形成的,从这个层面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能够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当中,起到一种推动作用。当前,在下面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的几种现象:第一种现象片面注重从形式上体现“三维目标”(如老师备课写教案,。“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一条二条三条;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一条二条三条。。”。。)这样文字的外显表现方式不是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