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①马克思主义的定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以上三部分,不可分割。侠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学说。广义:马,恩,列(继承和发展)毛,邓,江,湖(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和实践①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唯物、唯心,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静止和发展等。②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确立: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c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d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3、物质和运动及其存在形式。a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性实在性。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③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
f1、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有:(1)生产实践。(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4、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和实践的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二、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①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