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⑤为,替。⑥信:真诚,诚实。⑦传(chuá
):老师传授的知识。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为政》)注释:①十有(yu)五:指15岁。“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②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③惑:迷惑,疑惑。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⑥逾(yú):越过,超过。⑦矩(jú):规矩,规范。
1
f4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注释:①罔(wǎ
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殆(dài),有害。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注释:①箪dā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②堪:忍受
7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雍也》)注释:①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②者:代词,的人。③好hào:喜欢,爱好。④乐l:以为乐趣。8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述而》)注释: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②肱(gō
g):胳膊。③于:对,对于。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注释: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10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注释:①川:河,河流。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逝,流逝。斯,这,指河水。舍,舍弃。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子罕》)注释:①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为一军。②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12子夏曰:“博学而笃①志,切问而近思②,仁③在其中矣。”(《子张》)注释:①笃(dǔ):忠实,坚守。②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