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阳证
阴证
4.选用新技术和必要的辅助
发病缓急
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肿胀形势
红赤热高肿突起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凉或不热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肿块硬度疼痛感觉病位深浅脓液质量溃疡形色病程长短全身症状
舌苔脉象预后顺逆
根盘收束
根盘散漫
软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
疼痛剧烈
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皮肤、肌肉
血脉、筋骨
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比较短
病程比较长
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酿脓时有渴、纳呆、大便秘结,虚热症状,溃后虚象更甚。小便短赤溃后渐消。
舌红苔黄脉有余
舌淡苔少脉不足
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2、阴阳辨证的注意事项:(1)、局部和全身相结合
(2)、辨别真假(3)、消长与转化
虽然疾病有其阴阳属性归类,但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阴证和阳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与正邪盛衰和治疗方法有关。(三)部位辨证
所谓部位辨证,是指按外科疾病发生的上、中、下部位进行辨证的方法,又称“外科三焦辨证”。清代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例言中云:“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
3
f外科笔记
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屑气郁火郁,
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其中间有互变,十证中不过一二。”
(四)经络辨证
经络是体表组织与脏腑器官之间的重要联络渠道,从而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体。
1、人体各部所属经络不用背
头顶:正中属督脉经;两旁属足太阳膀胱。
面部、乳部:属足阳明胃经。
耳部前后:属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手、足心部:手心属手厥阴心包经;足心属足少阴肾经。

部:总属阳经
臀部、腿部:外侧属足三阳经;内侧属足三阴经。
腹部:总属阴经
2十二经络气血之多少
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实证居多,故治疗时要注重行气活血。
多血少气之经:太阳经、厥阴经、血多则凝滞必甚,气少则外发较缓,故治疗时注重破血,
注重补托。
多气少血之经:少阳、少阴经、太阴。气多则结必甚,血少则收敛较难,故治疗时要注
重行气,注重滋养。
3、循经用药。
手太阳经:黄柏、藁本;
足太阳经:羌活;
手阳明经:升麻、石膏;
足阳明经:白芷、升麻;
手少阳经:柴胡、连翘、
足少阳经:柴胡、青皮、
手太阴经:桂枝、升麻;
足太阴经:升麻、苍术;
手厥阴经:柴胡、丹皮;
足厥阴经:柴胡、青皮;
手少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