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区域性特征
在地域性方面,目前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集中的原因是这些地区工业化进程开始的时间
f较早,在物流运输、上下游产业配套、政策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相应的,电子产品分销企业在这些区域也相对集中一些,但随着近年来电子产业逐渐转向内地,以及电子产品零售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较快,电子产品批发企业也出现了逐渐向内地转移的趋势。
3、季节性特征
就季节性而言,虽然部分电子产品受节假日影响较大,但整体上电子产品批发行业的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GDP保持较高水平增长
宏观经济保持较高增长带动了商业流通行业的快速稳定增长。2004年至2015年,我国GDP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2015年中国GDP达到了67万亿,依然保持了69的较高增长,虽然受国内经济转型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GDP增速有所下降,但是中国批发和零售业产值依旧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04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批发和零售业产值占GDP比重逐年平稳增长。2014年中国批发和零售业产值为66204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占GDP比重为988。
当年GDP和批发及零售总额对比
f(2)国家产业政策鼓励
2015年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改善经商环境,发展电子商务、农产品贸易,最近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于消费需求也指定了方向,即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及其催生的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这种变化表现在:消费理念、消费结构、消费模式趋势性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拉动消费消费个性化、多样化推动服务
f型经济加快发展。(3)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提高,从2004年的942161元增长到2015年的21966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的可支付能力也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了批发行业有效需求的增长。
注: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