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
页脚
f页眉
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忽略了“在强
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这一信息,表述绝对化。答案:A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
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
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
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
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文中第三段看,“见
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一种“治国的原则”,而不是“美学思想”。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
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B庄子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