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林油茶102、鄂油465号、鄂油54号、鄂油63号、鄂油81号等品种产油量均在50kg6667m2以上。鄂油系列良种在全省30多个县(市)推广,已建成以麻城、阳新、通城为代表的油茶高产新品种科技示范基地,为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2构建良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在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全省深入开展油茶良种规模化扩繁研究,提出高效采穗圃营建和高产穗条生产技术,穗条产量提高3倍以上;研发出油茶轻基质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申请了“一种用于油茶轻基质育苗的基质配方”国家发明专利,构建油茶良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动了油茶苗木培育方式的变革,解决了油茶长期以来无法实现无性系良种化的难题,使油茶良种规模化扩繁成为可能。采用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油茶育苗专用轻基质配方,全省年繁育油茶良种壮苗3000万株以上,为大规模营造高产油茶示范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3建立油茶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体系在营造油茶良种示范林的基础上,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品种配置、整形修剪、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多项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油茶高产示范林亩产油量达到50kg以上。尤其是我院指导的麻城、新洲油茶示范林应用上述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麻城市五脑山林场084hm2油茶丰产林,最高年份亩产茶油719kg,5年平均亩产茶油450kg;武汉市新洲区油茶丰产示范林,连续4年平均亩产茶油550kg。同时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还主持编写了湖北省地方标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该标准已在全省油茶产区得到广泛应用,对湖北省油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24油茶低产林改造提升技术推广示范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模式低改”的改造原则,制定了高接换种、林地清理、土壤垦复、合理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措施,提出不同油茶低产林改造模式和配套技术,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低产林改造示范园。如麻城市五脑山林场和红安县七里坪油茶场330多公顷油茶低产林改造后,平均亩产油由改造前的58kg提高到275kg,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5大力开展油茶实用技术培训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功举办了国家林业局油茶实用技术培训班、湖北省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训班、油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培训会、油茶新品种推介会等,编辑出版了《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丛书,开展了“油茶良种选育”、“油茶良种苗木繁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