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江、山西、河北、湖北等省市。
f三、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不多于2000字)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人才培养方案及推进举措(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联合招生招工方式、教学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过程安排、标准和制度建设、证书获取等)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及社会进步需要,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卫生检验与质量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及产品营销等职业岗位所需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招生招工:一方面合作企业员工成为在校学生;另一方面,学校所招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也成为合作的企业员工。我们通过与合作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多年来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信息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通过与合作企业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解、课程体系构建这三步,完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针对食品加工技术岗位群的能力体系,以食品加工行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岗位群的各种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课程和相应的实训内容,构建项目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徒”关注工作任务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记忆的习惯,并为“学徒”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教学过程突出理实一体化、半工半读的方式。在人才培养上,充分体现“三性”、“二
f证”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三性”是指人才培养突出应用性、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专业能力强调技能性;“二证”是指学生在获得大专毕业证的同时至少还应获得一种以上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本专业要求“学徒”毕业前要求获得下列证书:食品检验工(中、高级)、营养师、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B级、ISO9000内审员认证HACCP内审员认证等相关证书。
3具体实施步骤(含年度进展计划)
f4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1)预期的成果如下:
成果形式专题调研报告公开发表论文论文集(含论坛论文集)新教材新课件数量1份10篇2本6本5门课备注预计1万字
2)预期推广与应用范围可以推广到全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预计可推广到河南省内外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甚至为部分全国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