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精讲精析
一、专题内容范围1必修及选修教材实验;实习;研究性课题。2实验设计基本理论及题型题例剖析。二、考试大纲考查要求和命题角度考试大纲考查要求和命题角度要求(一)考查要求2009年《考试大纲》对实验提出了以下要求:1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2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提出了具体要求。3对实验考查要求主要有两方面变化:一是关于能力要求“分析综合能力”中增加了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等方面;这一要求体现在生物命题上可能是绘制坐标曲线图、设计图表归纳等方式,不可能是生物形态图,如果是形态图,不可能进行定量描述;二是考试范围与去年不同,去年分五块体现的,今年则是分必修、选修及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三块体现的,从这一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今后高考将特别重视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的考查。(二)命题角度综观多年高考实验题目,命题角度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以实验,尤其是经典实验、新技术的各项实验为背景,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运用已有知识在新情境下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如2002年全国理综试题中“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的错误实验分析和正确的实验设计。2以教材所列实验内容为命题材料,考查学生对实验技术的掌握,对实验原理、实验程序等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重点考查学生的具体实验水平、实验洞察与分析推导能力,运用恰当的语言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描述和解释的能力。3以给出材料为基础,根据现有条件,设计实验程序、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以考查考生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等。如2001年全国理综合测试中“设计实验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再如20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中“验证脊神经背根、腹根的传导功能”;2008年四川卷‘‘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静止时高’’;等,该类试题能较好地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如自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