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江苏省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在论述科举制度的主要意义上,两者都强调A.可以消融社会阶级B.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C.通过考试的方式跻身仕途D.加强了中央集权2.据《金华集》记载,元朝在“生齿繁夥,物产富穰,水浮陆行”、“土赋居天下十六七”的江浙、湖广、江西地区设置了行省。据此判断,这些地区设置行省的主要意图是A.方便军事上的控制B.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C.搜刮财富D.加强对边远民族地区的管理3.“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材料体现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4.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A.文化专制走向全面反动B.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C.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D.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5.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写道:洪秀全考不上秀才,便产生了逆反心理。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洪秀全曾下诏书说:“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B.心理因素是导致其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C.反对孔孟诸子百家学说是为了传播资本主义文化D.实现了太平天国运动思想上的统一6.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