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7)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掌握好振捣时混凝土坍落度和振捣有效作用半径的关系。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8)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3、治理方法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四、砌体工程(一)砂浆强度不稳定1、现象砂浆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情况较多,砂浆强度波动大,匀生性差。2、预防措施(1)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的村质情况,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为了满足砂浆和易性要求而增加塑化材料后,应适当调整水泥用量。(2)建立施工计量工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砂浆中砂子用量一般为水泥
fCOM10用量的10倍左右。因此砂石计量误差对强度影响不十分明显,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砂中含水率的影响及计量后运输途中的失落,砂子用量大多出现负偏差,对砂浆强度偏于有利。故为方便操作,砂子计量允许按重量折成体积。(3)塑化材料一般为湿料,计量称重更为困难,由于其计量误差对砂浆强度影响十分敏感,理应严格控制,计量的具体做法是:将塑化材料(石灰膏等)调成标准稠度(12厘米),进行称重计量,再折成标准容积,定期抽查核对,如供应的塑化材料含水比较稳定,则可按稳定含水量进行计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地±5以内。(4)不得用增加微沫剂量等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5)砂浆搅拌加料顺序:用砂浆搅拌机就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叶片和砂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不见疙瘩为止),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砌筑砂浆不应用人工拌制。(二)砖砌体组砌混乱1、现象
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清水墙,砖规格尺寸误差对墙面影响较大,为组砌形式不当,形成竖缝宽度不均,影响美观。2、预防措施(1)应使操作者了解砖墙组砌形式,不单纯只为了清水墙美观,同时也为了满足传递荷载的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