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析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状况
作者:董琴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2期
摘要:人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进程。在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今天,中国人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之中,从整体形式和具体形式两个方面对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大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整体分析;具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00903
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大课题,而人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又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承担者,因此,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中国人的各方面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我国人的现代化状况的逻辑起点只能是生存于中国社会现实环境中并在其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我们不仅仅要就人本身进行研究,更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发掘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形态及其特征。
一、人的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人的现代化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被明确提出以来,中外学者给它下了多种定义,但是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素质现代化。其中,周荫祖在《物的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一文中指出:“人的现代化是与现代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其丰富的内涵至少包括四大层次的内容:生活层次、素质层次、能力层次、关系层次。”这一定义有其合理之处,但如果再加上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内容会更加完整。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本质的现代化。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多种表述:自由自觉的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等等。因此,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思想观念现代化。思想观念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观点。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因此,思想观念的变革是人的现代化的先导。
二思维方式现代化。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理解、把握、评价客体的程式和方法,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框架。
三行为方式现代化。现代人的行为方式是健康、科学、文明的完美体现,属于独立型、主动型、理性型的行为方式。
四生活方式现代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