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
2
f系和政治等级上。乐:周公创作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和乐相辅相成。
第5课1、社会大变革(B)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东周开始,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变革时代。①政治上,征战不断,正经历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从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到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的转变;②经济上,以铁质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③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2、百家争鸣(B)学派儒家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法家道家韩非子老子主要思想以“礼”和“仁”为核心仁政;性善论;民贵君轻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性恶论法治,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理论,“法、术、势”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思想
第6课1、战国七雄(A)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齐、楚、秦、燕、赵、韩、魏,史称“战国七雄”。2、商鞅变法: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
3
f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秦国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3、秦帝国的建立(A)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帝国。4、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B)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帝国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最高官制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一切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任命。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和直道、建筑长城、开边移民、焚书坑儒。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1、秦短命而亡的原因(B)
秦末农民起义
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繁多的徭役:筑长城、修驰道、造阿房宫、修建骊山墓等;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秦二世昏庸残暴,社会矛盾激化。2、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A)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3、西汉的建立(A)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三单元第8课1、汉承秦制(A)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4
f西汉建立后,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