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f2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3分析原因时不要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分析“措施”时,则必须由原因来分析,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只有找出原因,才能使措施具有针对性。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进行: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根据阶段确定措施。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借鉴典型区域的经验。
考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
常考题型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例2
2014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cm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思维流程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思考方向1要准确说出该区域的沙源,需准确判断出该区域沙的来源和该区域冬春季节的天气特征。2要回答冬春季沙源易起沙的原因,需从气候、植被、地形和风力大小等方面分析。3要准确说出风沙的危害,需从风沙的堆积和风沙对地表的侵蚀两个角度思考。
f4要提出防治措施,主要从固沙、设立防护装置阻止风沙入侵两个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步,审材料,获取关键信息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的信息1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2风沙主要为“就地起沙”。3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cm高度范围内。2.从图中获取的信息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