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千百年来保留、继承下来的传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喜庆、丧失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育很有必要。
本课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第二部分是通过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教法建议
1、三年级学生对“民族”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学是不要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就可以了。另外,为了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侧重讲尊重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果遇到外国人也同样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去尊重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f教学目标: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情感: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教学重难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过程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大中国》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出示56各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小结: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56各民族,有着12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为建设祖国做贡献。板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