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位于隧道开挖轮廓线外05m~15m(在一般区域选择为15m)对掌子面3m~5m的范围通过地质观测和打3m~5m的探孔预测前方的围岩情况。2、TSP法TSP法和其它反射地震波方法一样,采用了回声测量原理。地震波在指定震源点用小药量激发产生,震源点通常布置在隧道的左边墙或者右边墙,一般24个炮点布成一条直线,接收点和炮点在同一水平面。地震波以球面波的形式在岩石中传播,当遇到岩石物性界面如断层与岩层的接触面、岩石破碎带与完整岩石接触面、不同岩性接触面等波阻抗差异界面时,一部分地震信号将反射回来,一部分折射进入前方介质。
f反射地震信号将被高灵敏度的检波器接收,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反射界面的距离成反比,因此可确定界面的位置。通过TSPwi
软件处理,可以获得P波、SH波、SV波的时间剖面、深度偏移剖面、提取的反射层、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各反射层能量大小等成果,以及反射层在探测范围内的空间分布。TSP法探测距离长(一般150米内),对断层、构造破碎带、软岩、富水带等的探测效果好,反演出的纵横波速度、动剪切模量等是反映岩体特性的重要力学参数。TSP法:法资料采集要求高,TSP其观测系统设计是在已开挖的隧道两侧布置炮点、检波点。检波点每侧一个,检波器为三分量加速度型,炮点可设置在隧道的左或者右侧,排成一水平直线,1824炮,小药量激发地震波。检波器和炮点埋入壁内1520米处,地震波在岩体内传波时遇到波阻抗变化界面就会产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信号被检波器接收,并被记录单元记录下来。施工中应注意,炮孔一定要下倾1520度,炸药量应进行试验,让信号幅值满足要求,现场要保证无振动。TSP每隔100米做一次。TSP数据处理分析:利用TSPwi
软件对探测数据按数据设置→带通滤波→初至拾取→拾取处理→炮能量均衡→Q估计→反射波提取→PS波分离→速度分析→深度偏移→提取反射层的步骤进行数据处理,可以获得P波、SH波、SV波的时间剖面、深度偏移剖面、提取的反射层、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各反射层能量大小等成果,以及反射层在探测范围内的空间分布。TSP处理成果的动力学特征解释遵循下述原则:1正反射振幅表明硬岩层,负反射振幅表明软岩层。2若S波反射较P波强,则表明岩层含水。3若P波速度与S波速度之比增加或泊松比突然增大,表明有流体存在。4若P波速度下降,则表明裂隙或者孔隙度增加。3、TEM法TEM法,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