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抗菌谱:系泛指一种或一类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所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类、属、
种范围。
2、耐药性: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
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
3、生物半衰期:生物半衰期简称血浆半衰期,系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的时间。4、药物的肝肠循环:又称为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
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5、封闭疗法:封闭疗法是以不同剂量和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注入组织内,利用
其局部麻醉作用减少局部病变对中枢的刺激并改善局部营养,从而促进疾病痊愈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填空1、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有被动、主动转运两大类。2、药物的基本作用是兴奋作用、抑制作用。3、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转换、排泄。4、根据泻药的作用特点可将泻药分为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四大类型。5、内服少量氯化钠有作用,1~3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冲洗新鲜创;10氯化钠注射液用冲洗化脓创;09的氯化钠注射液用于。6、临床上,局麻药如普鲁卡因常与血浆蛋白合用,可以起到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减少局部出血和副作用。7、进行全身麻醉时所采用的麻醉方式有配合麻醉、基础麻醉、混合麻醉三种。三、单选题1、给犬内服磺胺类药物时,同时使用NaHCO3的目的是D。A、增加抗菌作用B、加快药物的吸收C、加快药物的代谢D、防止药物排泄过快E、防止结晶尿的形成2、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是指药物的D。A、继发性反应B、变态反应C、毒性作用D、副作用E、特异质反应3、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抑制E。
fA、细菌叶酸的合成B、细菌DNA回旋酶的合成C、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E、细菌蛋白质的合成4、抗生素治疗动物严重感染时,辅助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目的是D。A、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B、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C、延长抗生素的作用时间D、控制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E、抵抗抗生素的某些副作用5、肾上腺素适合于治疗动物的C。A、心律失常B、急性心力衰竭C、心脏骤停D、慢性心力衰竭E、充血性心力衰竭6、适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B。A、咖啡因B、丁卡因C、戊巴比妥D、普鲁卡因E、硫喷妥钠7、氟尼新葡甲胺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A、镇静B、解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