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沸点为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铅的化合物粉尘,如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铅(又称红丹)、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化铅、硫酸铅等均以粉尘形式逸出散到空气中。
电池极板在充电过程中以稀硫酸为电解液的温度能够达到4050℃时,即有硫酸蒸气溢出。当充电过程进入中后期,充电槽内会冒出大量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此时,硫酸雾的蒸发量最大。
沥青是一种棕黑色的有机胶凝状物质,包括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焦油沥青4种。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其次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氮的化合物。4种沥青中以焦油沥青危害最大。沥青加热呈流质状态时产生大量烟气,其中含致癌物质“3、4苯并芘”高达2535,高温处理时随烟气一起挥发出来。
第3页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f碳黑是铅酸蓄电池铅膏添加剂,以轻质粉尘的形态出现,其粒径一般在1m以下。
2有害物质的分布
由于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工艺设计和使用的有毒有害的生产原料形态不同,决定了在不同的生产工序产生不同的有害物质。
(1)铅烟是含铅物质中对操作者危害最大的一种形态。在铅酸蓄电池生产工序中,铅合金配制、板栅制造、铅零件制造、铸造球(或切块)、化成焊接、极群焊接、端子焊接等工序主要以铅烟的危害性为主。而各焊接工序产生焊接铅烟的部位往往处于操作者的近前下方,高浓度的铅烟极易被操作者直接吸入。同时,铅烟可以在通风较差的车间空气中长时间留存。现有技术水平对铅烟的治理难度均大于其它形态的含铅有害物质。
(2)铅尘的产生工序
铅尘是含铅物质中对操作者构成危害的另一种形态,可以通过呼吸道和食道进入人体。它的产生源主要分布在铅粉制造、和膏、涂板、灌粉、插板、分板、极群配组等工序。产尘方式主要是因震动使含铅粉
第4页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f尘溢散到空气中,当生产场所通风除尘设备运行不良时,地面或设备表面的集尘可形成二次扬尘。
(3)沥青烟的产生工序
沥青烟产生于铅酸蓄电池橡胶隔板添加剂配制、电池槽封口胶配制和电池封口胶烧灌作业工序。由于沥青在溶化过程中不易流动,导热性较差。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搅拌,尤其在手工搅拌时操作人员会大量吸入沥青烟。
(4)炭黑粉尘的产生工序
炭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