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出版转型是必然发展趋势。对于出版而言,数字出版的范围相比传统纸质出版的范围扩大了,是一种新兴出版形态。传统纸质出版虽然受到数字出版的影响,但数字出版又给原本的出版注入了新的力量。数字出版和传统纸质出版做着相同的事业,两者都是对文化内容进行传播。作为出版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厘清思路,要清楚图书出版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传媒行业之一,目前正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和冲击,我们既要迎接挑战,又要抓住机遇。我们应该转变以往对出版的固有的模式,结合当前数字阅读的潜移默化,明确今后出版转型紧跟数字阅读的步伐,做好出版转型的准备工作。四、数字出版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手段数字出版不仅仅局限某种载体形式,阅读形式更是活跃多样,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在线阅读,也可以通过手机下载阅读等形式,更加便捷。数字出版从本质上看和传统出版没有区别,都是为满足个人和社会知识和文化需要的信息传播活动,但与传统出版显著不同的是数字出版要借助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手段,这就要求出版工作者除了提供内容外,还需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出版包括内容提供、技术提供等产业环节。对于文化内容的提供,要求编辑发挥余热,严格选稿和加工。数字出版又要提供内容数字化的阅读产品以及内容数字化的阅读服务。这就更要求编辑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尽快迎合当今的出版发展的势头。数字出版不是传统纸质出版物的延伸,而具有全新的形态和全新的结构。在数字出版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编辑对作品进行选择和加工。面对海量信息,没有编辑的选择和加工,就不可能给读者提供及时的、完整的、准确的、优秀的内容,而只会使读者陷于垃圾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由此可见,我们出版工作者,面对数字出版,既要了解传统出版流程,又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五、面对网络的信息资源传统出版望尘莫及与传统信息资源相比,21世纪的网络数据库、网络电子图书、按需印刷(PDP)以及网站出版物等网络信息资源显然具有相当强大的优势。也就是说,这些新兴的信息资源不仅做到了图、文、声并茂,集合了报刊、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而且它们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和交互性,更是传统信息资源望尘莫及的。当今的网络信息资源既没有时间的局限,也没有空间的局限,它们可以用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方式传播,可以非常及时地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可以极其广泛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