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外管局发布《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来源:上海金融报记者马翠莲20150403065300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13510亿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324亿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7209亿元。2014年,全球经济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各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取向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改革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明显增强。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按美元计价,2014年,国际收支总顺差2579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48。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197亿美元,增长4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2亿美元,下降89。货物贸易顺差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扩大54。目前,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21,仍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报告指出,当前国际收支变化是预期的可承受的调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推进,央行逐步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越大、资本流出越多”的情况。而且,“藏汇于民”体现了市场主体持汇意愿增强,符合调控目标和改革方向,有利于外汇供求平衡、改善宏观调控。“债务去杠杆化”也有利于企业部门减少货币错配,更好应对资本流动冲击。更为重要的是,2014年二季度以来,资本流出压力加大并未改变全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外汇储备资产继续增加,且增幅较上次流出压力较大的2012年扩大20。报告还指出,2014年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明显增强。第一季度延续2013年底的净流入态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40亿美元。第二季度以来,受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等因素共同影响,资本和金融项目转为逆差,二至四季度累计逆差557亿美元。具体来看,直接投资持续较大规模净流入;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等非直接投资形式的跨境资本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主要体现了境内主体持汇意愿增强和对外偿债加快。2014年我国新增储备资产117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73,相当于GDP的11,较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报告》预计,2015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向波动”的格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外汇管理部门将更加积极有为、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国际收支和外汇形势的新常态,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以防范跨境资本冲击为前提,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推进外汇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