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长如何树立威信
摘要:校长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这是校长有效地实施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的前提。校长不仅是学校之魂,校长更是学生人生阅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校长能在教师中树立较高的威信,会给工作带来许多方便,也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威信效率途经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校长,若要有效地发挥其领导功能,实现既定目标,不仅需要拥有一定的权力,而且更需要有实施权力的威信。校长的威信包含了校长在教育、教学、教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识、才能、品格、情感、魅力、交际等等,它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并能对全校师生产生的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校长的威信越高,与师生的心理距离就越短,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力也越强,从而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更加自觉地、努力地工作、学习。在学校人们常常把校长的威信视为“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在多年的校长岗位上,我曾想方设法注意在教师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可是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是未能探索到提高校长威信的途经和方法。
到底如何才能树立起威信呢?通过学习、思考、摸索、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锻炼和培养:
一、以德修身、威严自生古语云:智,谋之本也;德,廉之据也;德之不端,其谋拙出,其本损焉。德是做人之本,为政之本,德高才能望重,厚德才能载物。许多调查表明,教职工对校长最不能容忍的问题之一,就是校长的品行不端。品
f行不端就名不正,名不正则威不立,威不立则令不止。因此,校长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堂堂正正做事,堂堂正正为人。对上级敢于讲真话,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客观反映情况,做到表里如一,对下属要一视同仁,对他人不存坏心眼,对自己工作的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校长和其他管理者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和误解,有时还会发生争执。在这种情况下,应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加以解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要求校长做到勤政廉洁,克已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关心、爱护教职工,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问题,特别是帮助他们,让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