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家制定或其主管部门颁布的,用以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传染病防治法(狭义):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3、新《传染病防治法》20040828通过,20041201施行。4、《传染病防治法》宗旨:a、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公共安全5、《传染病防治法》指导思想:a、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6、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7、乙类传染病:非典艾肝脊,禽麻出乙犬,革碳菌巴痢,肺正副伤寒,流脑百白破,腥布淋梅钩吸疟。8、丙类传染病:流感流腮风,结麻流地斑,黑棘丝腹泻。9、各级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a、制定防治规划b、组织实施c、建立体系
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监测、预测、调查、报告等医疗机构:a、病人医疗救治b、传染病预防基层医疗机构:责任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在疾控机构指导下)10、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附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或传染病暴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1
f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甲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国境口岸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第三节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1、主要法律:《职业病防治法》2、行政法规:《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03》《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062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
条例20020512》3、《职业病防治法》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4、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与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治,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第四节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0228通过,20090601施行。2、食品安全基本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县级以上)第五节其他公共卫生法律法规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修订,20051201施行。立法目的为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
2、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放射线装置分为Ⅰ、Ⅱ、Ⅲ类。国家环保局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