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软件是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需的功能集合。RFID中间件是在读写器和后台处理系统之间运行的一组软件,它将标签和读写器上运行的RFID系统软件和在后台处理系统上运行的应用软件联系起来。后台应用程序接收由标签发出经过读写器和RFID中间件处理过滤后的标准化的数据。这样的RFID系统可以实时自动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监控、追踪。EPC6Electro
icProductCode是一种编码及接口标准,专用于RFID。传统的观点认为EPC是RFID中的一种技术标准,也就是说EPC的载体是RFID电子标签。现今提到的EPC系统是在互联网、射频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网络。传感器在弥合物理和虚拟世界差距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得物体对可以自身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一般认为短距离的无线低功率通信技术最适合传感网络使用,称为无线传感网络WSN。无线传感网络具有无需固定设备支撑的特点,可以快速部署,同时具有易于组网,不受有线网络的约束。在无线传感器系统中,单个节点能够感应其环境,然后在本地处理信息,或者通过无线链路将信息发送到一个或多个集结点。由于RF发射功率低,所以每个节点的传输距离比较近。短距离传输使传输信号被窃听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同时还延长了电池的寿命,适用于物于物之间的联系。12物联网的认知技术物体本身加入智能化,通过下放信息处理能力给网络边缘来增强网络的功能,这样为数据处理和增加网络弹性提供了更大的
f可能性。赋予网络边缘的事物独立处理和决定的能力。智能意味着机器能对外界的刺激信息做出反应并通过学习和规划做出决策来应付外界的变化,即能够模拟人类的一些智能活动,能感知当前网络条件,然后依据这些条件做出规划、决策和采取动作。这里说的认知必须是自感知的应该能知道内部发生了什么,必须做什么;必须能确定适当行动去达到目标和学习这些过程。如图2对认知学的过程进行了形象描绘,文献提出通过感知、规划、决策、学习、行动、策略这六个步骤结合传感技术完成对事物的智能认知。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由传感器捕捉到的观测结果将被用于规划,然后学习和记忆有用的观测结果,这有助于之后的决策模块做出决策。规划模块基于存储在策略模块的观测数据和策略决定了将来可能采取的行动,决策模块根据可能采取的行动和经验来决定当下行动。最后行动模块负责执行重配置。学习模块在某种意义上有着最好连接性,它可以r